跳到主要內容
第239期 2020/12/31

校長致詞─李天任校長:開創高教新局,華梵未來充滿希望

大家都熟知「三十而立」的名言, 三十年對一個大學來說不是簡單的數字。三十年來,華梵大學走過了這條理想崇高的辦學道路,承蒙歷屆董事長、董事、護持委員與各位教職同仁的努力,在創辦人曉雲法師的精神下努力施行「覺之教育」,我們才能在今天的校慶場合,見證三十年來華梵大學走過的路徑。

▲李天任校長表示,華梵大學以學生為本,培養人人具有悲憫的胸懷。

感恩每一位護持華梵的力量

首先要特別感謝新北市政府(即當年的臺北縣),沒有縣府的大力支持,華梵大學無法在這一天立校,從而展現出如此的規模。另外,華梵大學的「華梵」兩字,「華」代表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梵」則是佛教精神的發揚與宣達,在創辦人曉雲法師的精神感召下, 對於佛教持續的信仰與奉行。也非常感恩華梵文教基金會每一位護持委員長期以來對學校作為的支持。

特別的是,今日大文山地區 7 所大學一起蒞臨本校,參與地方創生結盟儀式。這是一個共同合作協議的開始,特別感謝國立政治大學郭明政校長與今日出席盛會的中國科技大學唐彥博校長,以及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東南科技大學、世新大學、景文科技大學等友校代表,與華梵大學共同組成「文山七賢」,對於地方合作與資源分享互補長短,為未來大文山地區的高教發展一同努力。

在場也特別歡迎石碇區主任秘書、與我們一起攜手地方創生的各單位代表,以及萬芳高中劉葳蕤校長,長期以來與華梵大學推動多項合作。

另外,非常感恩今日專程前來參加校慶典禮的佛光山覺元法師,特別贈送兩箱《大藏經》藏書給華梵,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佛光系統對於華梵大學的支持與護持。

培養人文與科技融匯的淑世專才

華梵大學希望以學生為本,讓人文與科技真正融匯,希望每位學生都有悲憫的胸懷, 進入社會後成為淑世的專業人才,因此,我們做了許多努力來達成。所謂「德不孤,必有鄰」,唯有華梵的教學與理念受到大眾肯定,才會有更多人願意贊助與支持華梵。

華梵大學是一所三十年來沒有一年有盈餘的大學,我們為此感到驕傲,因為學校都將自己的全部付出於外,再加上外界的護持,才有機會培育出對社會有益的人才。因此,即使未來的路可能不是那麼平順,但我們有信心,在辦學理念的支持下,華梵大學會秉持辦學初衷繼續努力向前。

讓畢業生帶著自己的茶碗去旅行

首先向大家報告,學校在竹南蛇窯第二代窯主林瑞華先生協助下,以極短的時間蓋好了一座環保柴燒窯「華梵窯」。林瑞華先生是金氏世界紀錄窯燒最高溫的紀錄保持人,今日並捐贈 23 件作品給我們,非常感謝他的付出與支持。

我們有一個目標,希望將來華梵大學的畢業生,都能自己製作一個屬於自己的柴燒茶碗,畢業後可以帶著自己的茶碗到世界各地旅行,不會忘記母校。

名雕刻家黎志文教授,因為認同華梵的辦學理念,發心捐贈兩件美好大氣的石雕作品給學校,同時提出在華梵大學長期策展的計畫,一口氣展出 25 件作品;換言之,若無意外,此次所有的展覽作品都將留在校園!這也讓我們深感榮幸,能有這麼多雕刻藝術精品同時進駐學校,讓學校在校園各處都可見公共藝術,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 感恩黎志文教授的發心!

多項創新措施,就學安心無憂

近來受到少子女化的衝擊,華梵推出許多創新舉措,包括在課程主軸與課業領域方面做出創新,將原來 12 個系濃縮後,加上原本的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在教學方法與課程排組上,以蜂巢式、模組化的方式,鼓勵學生跨領域修課。

為讓學生入學後對自己的生活有所體會, 我們也導入學生共同維護整潔環境,參與校園的共同維運,甚至提出覺之教育品德全額獎學金的概念,希望同學們能無後顧之憂的來到華梵安心念書。

發展小而美的精緻山林書院學府

我們努力將華梵大學發展成小而美的精緻山林書院學府,希望在所有護持委員、各位校友與全體教職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持續開創新局,不畏艱辛,為臺灣的高等教育奉獻,為國家社會培育人才,堅持透過教育和文化,營造富而好禮 的社會,維持國家的堅實基礎,而華梵大學的未來也會更美好。

今日我們回顧三十年來的榮光也好、艱難也罷,點滴在心頭,放眼未來三十年,只要能踏實 的做,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並謹記「德智能仁」 校訓,未來將充滿無限希望。也期許所有師生與同仁更加精進努力,在此感謝每一位願意支持與護持華梵的力量。讓我們一起攜手前行!

歷史回顧

233期以前內容請至 :

https://reurl.cc/GVdQqD

查閱

文章搜尋

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