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攝影與VR設計學系是華梵大學新開設的系所,華梵大學隆重邀請享譽國際的VR大師和資深藝術家,與師生分享創作歷程及藝術思考議題,其中包括獲頒總統府民國百年「臺灣之光」殊榮的知名新媒體藝術家、VR導演黃心健教授,以及瑞意創科公司張文杰創意執行長、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公司胡縉祥總監。

This is an image
「臺灣之光」黃心健導演透過線上遠距方式分享VR創作歷程。

華梵大學「2020VR大師講堂暨VR趨勢研討會」於3月19日舉行,演講內容非常充實多元。其中由於防疫之故,黃心健教授的演講改採線上遠距方式進行,但絲毫不減損演講內容的豐富性。
 
黃心健導演在國際間榮獲不少大獎肯定,他於演講過程中大方分享創作歷程,並強調空間設計與規劃是製作VR很重要的元素。以他設計合作的演唱會為例,讓觀眾身歷其境的關鍵在於「如何讓觀眾感受到舞台上的一切都是真正存在的」!
 
黃心健導演也特別介紹和美國傳奇音樂家Laurie Anderson共同創作的《沙中房間》,從對死亡的體悟進而觸發「如何做才能讓人探索死亡的議題」,讓觀眾可以藉由VR的體驗,進一步感受死亡。
 
黃心健導演並說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趨勢和差別,更以太極圖解釋虛與實、抽象與具象,其實都是不斷的循環,如同創造VR的過程,也是真實與虛擬之間不斷循環、環環相扣。
 
而針對時下新媒體的風潮,黃心健認為,VR雖然是虛擬的,但反而讓人體的體驗更加深層;VR的特性就是相信,如何讓觀眾相信這是真的並感同身受,是很重要的概念與思考。
 
黃心健導演也表示,新媒體的趨勢就是主動,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會經過自己的思考與記憶建構出個人獨特的互動體驗,這正是新媒體的一大特色。「VR與AR的重點也不在於轉換場景,而是創造自己新的想像!」
 
全程參與黃心健大師演講的華梵大學李天任校長肯定黃心健導演是獨特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對於VR領域有很大的領航與啟發。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學系傅子恒老師亦稱讚黃心健導演的作品簡單、單純,卻很清晰且玲瓏有致。
 
另一場演講「VR藝術作品『宇宙何許』和『望鄉』賞析」的主講者張文杰創意執行長,同時也是瑞意創科創辦人,他請大家思考兩個問題:「我想做什麼」以及「我能做什麼」?他認為,「我想做什麼」就是創新思維的方式。
 
張文杰執行長更引用大量作品與師生分享創作歷程及概念來源,在精闢解說之外,還強調藝術作品主要是感受而不是互動,純粹的體驗會更具藝術性,太多的互動反而可能成為使用者的負擔。
 
師生亦在演講後提問,能否給學生一些方向或建議?張文杰執行長回應,若要與客戶有一樣的「眼緣」,藝術的培養非常重要,有藝術的基礎,才能把跨界做好。
 
另一位演講者胡縉祥總監則貼心介紹VR歷史與自身學習VR技術的歷程。胡縉祥總監表示,藝術創作和互動設計對他來說是各半的結合,因此製作過程、腳本結構、技術等每一環節都缺一不可,對於媒材需要深入了解,藝術性、點子、想像力和團隊合作都非常重要。


This is an image
華梵大學李天任校長表示,黃心健導演的作品對VR領域有很大的啟發。


This is an image
瑞意創科公司張文杰創意執行長。

This is an image
瑞意創科張文杰執行長強調「眼緣」的重要性。


This is an image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公司胡縉祥總監。


This is an image
胡縉祥總監心介紹VR歷史與自身學習VR技術的歷程。


This is an image
胡縉祥總監(左二)與張文杰執行長(中)於「2020VR大師講堂」發表專題演講,與攝影與VR設計學系傅子恒老師(右一)、曾瀚儀老師(右二)、劉躍老師(左一)相見歡。